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已废弃生活垃圾分类

专题专栏

海曙区积极探索新措填补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空白”

信息来源: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信息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0-08-04 08:58 阅读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针对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存在投放“空窗期”、无物业小区垃圾分类管理人力、资金不足等问题,海曙区创新思路、精准施策,积极探索新举措,有效填补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空白”。一是“流动投放”破题“空窗期”困境。针对因居民作息时间、上班时间和定时定点规定的投放时间存在差异而导致的投放“空窗期”问题,推出垃圾分类“流动投放”,在定时定点投放基础上,在居民小区内设置垃圾投放“微站点”,开通“微公交”,满足居民在定时定点投放时间外的垃圾投放需求。试点小区望春街道永和居易在小区主干道上共设4个“微站点”,每个站点设立“站牌”,注明“微公交”停靠时间,运行时间为上午9时至11时,每个站点停留半小时,有效解决了小区推进定时定点投放中可能出现的“无处投放、无时投放、无序投放”的“三无”问题。二是“党建+自治”化解无物业小区难题。针对城市无物业老小区管理人力、资金缺乏,导致垃圾分类工作无法有效开展问题,海曙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居民群众力量,实现共治共享。我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社区白云街道牡丹社区的公益党支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搭档居民自发成立的“OK管家”志愿服务队,整合近20名在职党员与老党员、居民骨干等“人力资源”,采取定时、定点、定岗位的“三定”方法,开展垃圾分类专人点位监督、入户宣传、点位劝导等工作。目前,牡丹社区周江岸路15弄及前丰街111弄两个无物业老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均在80%以上。此外,段塘街道农拆安置房祥和嘉苑小区,依托“熟面孔”优势,采用桶边督导“严管引导”的方法,助力小区垃圾分类质量稳步提升。三是“激励+监督”提升分类质量。全面上线垃圾分类扫码领“金”激励机制,居民通过扫描自家厨余垃圾袋二维码,拍照袋内分类情况、自评分类质量并上传,确认有效的随机获得红包,该举措提升了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实现了督导员开袋扫码监督向居民“自助”扫码、自我监督的转变。成立“源头督查小组”,依托属地执法力量,定期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走访督查检查以及“回头看”行动,对于屡教不改的违法涉事者严管重罚,确保分类切实有效开展,今年1月至7月,共计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2万余起,作出书面整改1234起,处罚589起,罚款金额10.6万余元。

分享: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