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信息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

慈溪市“四网融合”助推环卫智慧治理

信息来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信息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1-04-16 08:45 阅读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慈溪市以智慧城市精细治理为抓手,“点线面”相结合推进机制体制改革。长河镇率先试点创新“环卫保洁+以桶换桶+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于一体的“四网融合”环卫智慧治理新模式,实现试点地区年度环卫经费投入同比减少20%,生活垃圾日产量同比降低12%。2020年,该市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均进入宁波大市优胜区域行列;荣获2020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估优秀单位、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城镇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合格率从去年8月11%提升至11月96%以上并保持至今。

“点”上细心破解难题,下好机制创新“先手棋”。一是创新“点对点负责”机制,破解调度难。形成“一个政府对接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对接一个工作链条”的点对点负责机制,实现单家环卫企业“一站式服务”,目前该市试点地区的“四网融合”环卫治理工作由宁波环深垃圾分类服务有限公司承包,较一般外包模式少2-3家合作企业,减少保洁、垃圾清运和回收中重复建设项目近40%。二是创新“集约化经营”模式,破解财政难。“四网融合”模式将“环卫保洁+以桶换桶”两网与“拉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有机融合,由政府拨款支持前端两网工作,招标委托宁波环深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扩大可支配资金储量以满足后端两网工作的经费投入需求。三是创新“精细化管理”体制,破解提升难。以“电子地图”为显示载体,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行走路线、行驶速度、清运次数、工作量、单车油耗等的实时监控,并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统计垃圾桶清收数量。目前,在试点地区按照每50个垃圾桶配备1辆清运车的要求,早晚各1小时便能快速完成包干区域的垃圾清运。

“线”上耐心强化运营,打好智慧管理“攻坚战”。一是组建“智慧大脑”,强化数字管理。在对垃圾分类投放配套设施进行优化升级基础上,试点开发环卫智慧管理系统基础平台APP,辅助城乡环境卫生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管理,使环卫作业内容数据化、信息化,为城乡环卫管理进行了全新定义。二是增设“巡逻天网”,强化全域监管。针对人工巡逻监管不到位等难题,靶向施策,建立“无人机+摄像头”动态预警机制,在垃圾桶点位旁设置移动摄像头、出动无人机,定时定点定路线巡航,侦测各点位投放情况,溯源违法行为人“一查到底”,实现了实时、透明、直观的全域动态监管。三是优化“算法分析”,强化智能考核。借助各物联感知设备上报的环卫数据,依据各类环卫考核指标,进行系统的算法分析,自动生成对环卫驾驶员、环卫车辆、作业区域等环卫元素的公平、公正、公开考核评价报表。

“面”上巧心拓展服务,筑牢垃圾减量“基础柱”。一是拓展“管家服务”面,带动重点群体能分类。配置专业垃圾分类“管家服务”队伍,对沿街商铺实行联户包干制度,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实施垃圾上门回收服务,使用垃圾分类数据统计系统,每日反馈商铺垃圾分类情况。二是拓展“回收服务”面,推动资源利用最大化。该市成功引进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建成1个县级大型综合性分拣中心、3个镇级再生资源中转站,通过再生资源智能管理平台收编1263名“破烂王”(即零散市场回收人员),实现人车统一规范管理、可回收物回收增量。自投入使用以来,4个平台回收订单数近6.8万笔,总回收交易量1.1万余吨,实现交易金额2021.6万元。三是拓展“在线服务”面,激发社会共治积极性。通过互联网在线应用平台,提供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监督和反馈的渠道,可随时对垃圾分类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在试点“四网融合”区域的垃圾桶植入智能芯片,通过对分类投放情况进行研判打分,并经整合大数据至系统留言板块,百姓可随时查阅当日分类情况及积分情况,实现全社会积极共治。


来源:慈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室黄逸  一审张雷 二审陈瑾 终审霍卫国


分享: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