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
信息来源:慈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信息来源: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2-06-01 10:28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慈溪市综合行政指挥中心
近日,慈溪市19个镇街对原有的执法片区按照“大综合一体化”的改革要求,依托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以村、社区为单元,对片区网格进行了梳理和调整,共划分了76个片区网格,每个片区网格都落实2+N人员入驻,实现了执法队伍进一步下沉。同时所有片区网格和入驻人员同步录入了宁波市“大综合一体化”系统,以数字化助推网格化,为建立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重塑指挥体系。“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是浙江省今年重大改革项目,慈溪市按照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部署,着力打造县乡二级指挥体系。在市级层面成立市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在镇级层面依托基层综合治理平台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室。目前1+8执法队员已经派驻11名队员入驻市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合署办公,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室也已经覆盖全市19个镇街。宁波市级、社会治理中心、基层网格人员等渠道发现的问题都能通过指挥中心流转分派任务到相应指挥室,实现二级指挥体系全覆盖。
二是推进网格运作。慈溪市通过“部门集合、力量集聚、管理集成、数据集中”,建立“1+N”综合行政执法模式,推进执法力量、执法资源向一线倾斜。各镇(街道)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调配执法力量,开展执法工作。紧紧围绕“一支队伍管执法”,开展联合执法,真正实现从“多部门查多次”变成“一支队伍查一次”。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网格化全域覆盖的优势,推动综合执法和基层治理平台的深度融合,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道”工作机制,实施执法工作网格化管理,通过网格划分第一时间勘察,实现街道、社区深度融合、一体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数字赋能智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推动“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运用中心数字平台,将所有案件线索归集汇总,集成各类执法问题来源,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研判社会治理的“痛点”,进行精准“点穴”,提高执法的精准度和预见性。全天24小时自动采集,对中心城区沿街店家越门经营、社区生活垃圾未分类投放、渣土车违规运输三类违法行为开展全闭环非现场执法。今年以来,已累计通过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交办案件14000余起,处置率在99%以上。(信息员黄逸 一审张雷 二审陈瑾 终审霍卫国)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