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宁海县针对中小企业“服务享不优、资源找不到、实惠得不全”等问题,深化“企服通”平台建设,通过延伸惠企触角、提速惠企政策、优化惠企资源,全面健全惠企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效,有效推动政策、资源、资金直达快享、精准滴灌。截至目前,已联合对19个领域、871家市场主体开展分类指导,减少涉企行政检查1720余次。“企服通”被列入2024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相关做法获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入选第三批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高水平打造‘企服通’高质量为企提供增值服务”案例入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一、精准匹配清单,部门政策“一键匹配”。提供自助式服务清单,鼓励企业自查自检,比对关键词和企业需求,按匹配度精准推送“政策体检单”,通过智能化匹配部门政策,实现“一键匹配、及时兑现”。运用部门政策“归集—治理—共享”机制,执法部门将涉企指引清单、执法监管标准等文件全部上传“企服通”平台,经精细研判分类后纳入“政策库”,实现执法监管政策一站集成、精准匹配。目前,已发布政策3520项,涉及执法类政策1742项,形成政策体检单7233份。
二、数据回落留仓,企业诉求“一仓集成”。全县1.4万家中小微企业建立“身份户籍”形成“一体纳入、一企一档”,相关执法部门也被纳入“一网协同”,以“企服通”的“诉求通”模块为中枢,开通“12345+营商环境专席”栏目,全方位收集企业中梗阻问题。根据企业需求,梳理出一批企业关注度高、办理频次高、关联度高的事项,形成问题清单,执法部门协同会商,破解企业普遍面临的政策性、制度性重大共性问题,让企业享受最大限度的红利、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益。
三、闭环及时督办,执法服务“一端通办”。提供预约式指导服务,通过闭环化解决企业诉求,构建诉求通道,同时整合12345、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等15个诉求平台,结合“预约式”指导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企业诉求“一口受理、一门督办、一站闭环”解决,推动“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转变。在企业诉求事项办理过程中,常态化开展诉求问题落实“回头看”,设置“红黄绿”三色提醒机制,推行重点诉求“一事一评”机制,以满意度评价为办理末端,倒逼服务效能提升。今年以来提供指导服务共895起,解决问题710条,推动“互动治理型”执法模式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