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象山县为加强涉企“小过重罚”“过罚不当”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依托“浙检数据应用平台”,探索打造“小过重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实现执法监督工作更有“数”。截至目前,象山县共检索出“小过重罚”线索50余条,该模型入选最高检助力“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推广行政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一、实时监督,精准预警无死角。
加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监管数据归集,全面收集各类执法案例数据,涵盖了违法行为的详尽类型、情节的轻重程度、具体的处罚金额以及当事人的相关信息等方方面面,打造“小过重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数据库。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全面准确甄别相关执法行为潜藏着“小过重罚”的风险,并通过系统推送、短信提醒等多元方式,及时将情况传达给执法监督人员,从而有效杜绝了不合理处罚情况的发生,为执法的公正性筑牢了坚实防线。
二、标准统一,执法尺度更规范。
在面对同一类违法行为时,不同执法人员因个人理解的差异,所秉持的处罚尺度往往不尽相同。依托“小过重罚”模型所提供的标准参考,执法人员在做出处罚决定时有了清晰且可靠的依据。全县行政执法队伍在执法过程中,执法标准得以高度统一,极大地提升了执法的公平性与公信力,让每一次执法行为都能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确保当事人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
三、效率提升,执法工作更顺畅。
充分运用该模型,高效化解涉企行政实质性争议,快速解决企业正当合理诉求,有效破解涉企“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滥用自由裁量权”等行政处罚不当问题,助力实现执法过程中处罚裁量更加科学,处罚实施更加规范,处罚监督更加有力,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