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在鄞州区咸祥镇成教学院二楼大教室内,该镇五个“基层执法监督联系点”正式授牌,首批来自企业、商会、个体工商户、养殖场等不同领域的5名监督员“持证上岗”。与此同时,该镇推行的基层执法监督双向互动机制正式实行,将对涉企(个体工商户)行政检查实行“码上监督、现场记录、按月反馈”,进一步推动打造“法治化、透明化、低干扰”的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咸祥镇持续创新执法机制,运用“综合查一次”“非现场检查”“企业信用分级”等方式,大幅压缩检查频次,提升执法精准度。截至目前,已对镇内企业、商户等实施“颜色标签”分类监管,执法效率提升超三成,企业满意率显著提高。本次推出的基层执法监督双向互动机制还配套推出“监督员接待日”“三色督办”“三方联席会”等闭环管理措施,通过“月度记录-季度研判-分类整改-结果公示”,实现“问题有人管、过程有监督、整改有反馈”。
“监督不是对立,而是共建。我们既是‘哨兵’,也是‘桥梁’。”刚受聘为监督员的咸祥商会常务副会长陈世尧在发言中表示,将立足一线视角,真实反馈企业诉求,助力执法更规范、更透明。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六中队中队长张潮伟代表执法人员作出承诺:“坚决做到依法检查、扫码入场、控制频次,杜绝重复检查、无依据抽查,真诚接受社会监督。”
在随后举办的“咸知学堂”第二期课程中,咸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二中队中队长、公职律师王金华以《浙江涉企行政检查新规全解》为题,结合省、市最新政策精神,为执法人员与监督员带来一场“双向赋能”的专题培训。他详细解读了执法主体“四严禁”、执法检查“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等内容,通过真实案例展示“怎样才算规范检查”“企业如何识别违规行为”,并现场演示扫码检查、数据实时上传等数字化流程,要求执法人员做到每一次执法全程留痕、可追溯可评价。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监督是最好的法治保障。”该镇政法委员姚洋强调,监督联系点不是摆设,而是“让执法更阳光”的硬核机制,该镇将切实用好“监督联系点”机制,通过持续规范执法行为,营造“企业敢言、政府善治”的互动治理新生态。(信息员 邵敏茜 李佳静 一审 尹雅希 二审 谢琦 三审 刘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