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队锦屏中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艺术基地项目工地便民服务摊点的陈大姐送来了一面印有“文明执法显风范、热情服务暖民心”的锦旗,这不仅是对执法人员情系群众、用心服务的真诚感谢,也为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
据了解,该艺术基地项目工地内部原先未设食堂,周边餐饮配套也十分欠缺,流动摊贩随之聚集,虽缓解了工人就餐难题,却引发占道经营、交通堵塞等新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锦屏中队没有简单取缔,而是为建筑工人和流动摊贩“牵线搭桥”,在工地门口设立便民服务摊点,引摊入点,既解决了工人“吃饭难”,又稳住摊贩“糊口摊”。“谢谢你们给我们找了个好地方,我们再也不用打游击啦!”陈大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面锦旗,不仅是一份感谢,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奉化综合执法理念的深刻转变——从管理到服务,从执法到共治。今年以来,锦屏中队始终秉持“服务增值”理念,聚焦民生痛点,持续探索多元化的执法新模式。推出“汇民音”倾听民声、设立季节性临时疏导点、推行店铺积分制等服务型执法模式,在守住城市秩序底线的同时,更加注重疏堵结合、民生导向。
例如,“汇民音”通过邀请商户、工地代表等辖区从业者,与“1+6”部门齐聚一堂共话营商,探索共治双赢的执法新模式。今年以来,已开展三期活动,集中破解了包括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多个民生难题,推动执法从“末端处罚”转向“前端服务”。在今年春季冬笋大量上市时,为解决城基路“马路市场”问题,该中队放宽“外摆尺度”,划定奉南路与红墙外弄交叉口的空地作为季节性临时疏导点,全力实现助农和便民的“双向奔赴”。
此外,以南山路为试点的“店铺积分制”也成效显著。为沿街商户建立行为积分档案,初始赋分6分,商户如出现占道经营、乱晾晒、“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垃圾不分类等轻微违法行为,经劝导能立即或限时整改的,每次扣1分,扣至3分予以行政处罚。同时,将志愿服务作为重要的加分项,商户可以通过参与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劝阻跨门营业、桶边督导等志愿服务,即可获得积分奖励。此项创新举措能大大激发商户从“要我改”到“我要管”的内生动力,引导店铺业主从“袖手看”到“户户干”的积极转变。
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一张纸“冷冰冰”的罚单到一次次“暖融融”的服务,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用耐心倾听民声,用智慧化解难题,用服务温暖民心,持续织就更有温度、更具韧性的民生幸福网。(信息员 竺斐 郑小蓉 一审 杨明放 二审 葛荷丹 三审 刘拥军)